鳥兒輕輕敲起清晨窗戶,
昨夜的雨露浸潤院里小草,
微風(fēng)吹動著掛著水珠的樹葉,
以及沉醉在夢鄉(xiāng)的歸人,
一切是那么的和諧。
這就是鄉(xiāng)村的小院的常態(tài),
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,
能把人帶進畫里,
也讓人活在詩里。
在那小院,
沒有追逐、繁華,
亦無市聲喧嘩,
有的只是,
“采菊東路下,悠然見南山”,
那種寧靜致遠。
年輕的時候,
他們說人生應(yīng)該轟轟烈烈,
難得世上走一遭,
于是選擇了奔波勞碌。
當(dāng)他們意識到生活不止柴米醬醋油,
還有詩和遠方,
他們就說,
人生應(yīng)該及時行樂,
不然晚了就來不及了,
于是他們選擇尋這樣一處,
能夠偷得半日閑的小院。
王維的《竹里館》,
是這樣描寫他心中,
那所可偷得半日閑的小院的,
“獨坐幽篁里,彈琴復(fù)長嘯,
深林人不知,明月來相照”。
雖然我們早已沒有古人那種雅興,
也不可能找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,
但是不妨礙我們追逐生活的腳步。
磚與瓦的關(guān)系,
就像是一對好兄弟,
能夠互幫互助,
運用的巧妙,
小院的顏值成倍上漲。
一花一樹,
人們都說從花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,
也常常用樹與花來喻人,
小院自然少不了彰顯主人個性物件。
一桌一椅,
更像是那畫龍點睛的一筆,
如果少了這些趣物,
小院也出彩不起來。
倘若你有心,
誰都可以是能人巧匠。
試問生活這樣一個,
誠意滿滿的小院,
誰會去抱怨生活的無趣,
只會愈來愈熱愛生活,
把生活當(dāng)成詩來過。
如果能在這樣如詩一般的小院老去,
也不枉塵世走一遭。